文/圖:張純瑛
我在西班牙的塞維亞(Seville)真正被電到,不是那些華麗壯觀的地標性建築,如皇宮、大教堂、西班牙廣場等,而是--它的行道樹。
我看過許多城市的行道樹,如台北的大王椰子、杜鵑叢、木棉樹,台南的鳳凰木;上海著名的夾道梧桐,雪白與褐色斑斕交錯的樹身,頂著闊葉織就的濃蔭,也曾在智利的聖地牙哥讓我感到親切而欣喜;廈門普遍生長著榕樹,垂著一把把長鬚和一根根如同拐杖的插地氣根,展現年逾百歲的老態龍鍾;每個熱帶大都會必有椰子樹、棕櫚樹,窈窕高挺,如同長身玉立的芭蕾舞伶臨風款擺。
行道樹是城市最靈動的眸子,沒有它們,一個城市矗立著再多的高樓華廈,也不過是個呆滯無神的水泥美人。當這些行道樹開起花來,如﹕三月的台北杜鵑、四月的華府櫻花、五月的台南鳳凰…一個城市便進入了視覺的嘉年華,街頭滿佈著無聲的絢麗,歡慶著花神的豐盈。
塞維亞的行道樹與眾不同。它們是長滿黃金果實的橘樹,綠色茂葉中閃爍著一盞盞小燈籠,十分好看。我不是沒看過橘樹,在佛羅里達的公路兩側無垠無際,也曾在苗栗的柑橘園親手摘過。但長在城市的人行道上還是首遭見到。從未見過一個城市以水果樹綠化市容。春城無處不飛花固然豔若彩霞,但杜鵑、櫻花須臾即逝令人感傷;垂掛累累的橘樹漂亮得樸實,燦黃數月不墜,帶著豐年的喜氣。
十二月底的側側輕寒中,一樹樹金黃色的小太陽,看得遊人身子也暖和了。我問西班牙導遊﹕「這些橘子可以吃嗎?」「不,這是苦橘,果子不能直接入口,大多加糖熬煮成橘子果醬(marmalade) ,外銷英國相當受歡迎。」
雖然導遊如此說,塞維亞隨處生長的橘樹仍不斷誘惑著初履斯土的外地人。曾是全球最大教堂的塞維亞古寺中庭,植滿橘樹宛若果園,我們等待進入參觀時,一位團員忍不住摘下一只,剝了皮讓大家嚐嚐。看起來飽滿多汁的橘子,入口卻很酸,難怪都還留在樹上,沒有被行人順手採下解渴。
我回到旅館立刻上網谷歌一番,原來這種橘子的名稱可不少﹕塞維亞橘、苦橘、酸橙、果醬橘等等。正如西班牙的眾多摩爾人遺蹟,它也是經由源自北非的摩爾人傳入西班牙,而北非的橘子,古早前又是傳自中國。用來烹煮西班牙鮮美燜飯的白米,也經過同樣的迢迢長路,由中國、阿拉伯、進入伊比利亞半島。今天,苦橘不僅是塞維亞的美麗市景,也照亮了西班牙南部環繞地中海的許多城市,從瓦倫西亞到巴塞隆納,眾城的冬天因著一球球金黃而亮麗煥發。
西班牙人又將橘樹帶到美洲。加州的氣候和景觀原就類似地中海邊緣的西班牙,冬天裡處處可見到盈盈圓圓的橘子,從人家的木牆上露出笑臉。遠處是一樣童山濯濯的山巒,真讓人錯覺回到了塞維亞。
《晏子春秋》中說到「橘逾淮為枳」,認為淮南甘甜的橘子移種到淮北,就變成酸苦的枳。其實不然,橘和枳屬於不同品種。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的「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網頁,標明枳(酸橙)的英文名字正是Seville orange(塞維亞橘)。也有一種說法,塞維亞橘是中國橘和柚交配的品種。
西班牙不是只長苦橘,瓦倫西亞地區(Valencia)也生產甜橘,是橘汁的來源。甜橘不能當做行道樹,太可惜了,白白便宜了路人甲、路人乙,而是栽種在鐵絲網圈圍,一望無際的果園裡。
今天在美國超市買到的瓦倫西亞橘,卻是產自加州的瓦倫西亞。墨西哥人William Wolfskill於十九世紀中葉,在南加州將西班牙的瓦倫西亞甜橘加以改良,仍稱瓦倫西亞橘,之後他住的地方因為此種橘子大受歡迎而改名為瓦倫西亞。
《楚辭》對枳持抱負面看法,因為它全身有刺,如同薪柴,是懷才不遇的君子被迫棲身之處(見<九歎・愍命>與<九思・憫上>)。然而,屈原在讚美橘子的<九章・橘頌>裡,舉出橘的種種特點,有一項竟是「曾枝剡棘」,並不認為橘子重疊的柯枝長著銳利的棘刺有何不好。
其實,枳雖味苦,屈原讚美橘樹的所有優點,包括綠葉素榮、圓果摶兮、文章爛兮、精色內白等,枳也一樣有。何況,枳除了做果醬、園林勝景,也可提煉成香精製造香水或烹調用。中醫以枳為藥材,認為有寬腸胃之效,可化痰消積、去濕及幫助消化。
不論味道如何,塞維亞橘樹亮麗的身影,令我驚豔,迄今難忘卻。
塞維亞橘
文/圖:張純瑛
我在西班牙的塞維亞(Seville)真正被電到,不是那些華麗壯觀的地標性建築,如皇宮、大教堂、西班牙廣場等,而是--它的行道樹。
我看過許多城市的行道樹,如台北的大王椰子、杜鵑叢、木棉樹,台南的鳳凰木;上海著名的夾道梧桐,雪白與褐色斑斕交錯的樹身,頂著闊葉織就的濃蔭,也曾在智利的聖地牙哥讓我感到親切而欣喜;廈門普遍生長著榕樹,垂著一把把長鬚和一根根如同拐杖的插地氣根,展現年逾百歲的老態龍鍾;每個熱帶大都會必有椰子樹、棕櫚樹,窈窕高挺,如同長身玉立的芭蕾舞伶臨風款擺。
行道樹是城市最靈動的眸子,沒有它們,一個城市矗立著再多的高樓華廈,也不過是個呆滯無神的水泥美人。當這些行道樹開起花來,如﹕三月的台北杜鵑、四月的華府櫻花、五月的台南鳳凰…一個城市便進入了視覺的嘉年華,街頭滿佈著無聲的絢麗,歡慶著花神的豐盈。
塞維亞的行道樹與眾不同。它們是長滿黃金果實的橘樹,綠色茂葉中閃爍著一盞盞小燈籠,十分好看。我不是沒看過橘樹,在佛羅里達的公路兩側無垠無際,也曾在苗栗的柑橘園親手摘過。但長在城市的人行道上還是首遭見到。從未見過一個城市以水果樹綠化市容。春城無處不飛花固然豔若彩霞,但杜鵑、櫻花須臾即逝令人感傷;垂掛累累的橘樹漂亮得樸實,燦黃數月不墜,帶著豐年的喜氣。
十二月底的側側輕寒中,一樹樹金黃色的小太陽,看得遊人身子也暖和了。我問西班牙導遊﹕「這些橘子可以吃嗎?」「不,這是苦橘,果子不能直接入口,大多加糖熬煮成橘子果醬(marmalade) ,外銷英國相當受歡迎。」
雖然導遊如此說,塞維亞隨處生長的橘樹仍不斷誘惑著初履斯土的外地人。曾是全球最大教堂的塞維亞古寺中庭,植滿橘樹宛若果園,我們等待進入參觀時,一位團員忍不住摘下一只,剝了皮讓大家嚐嚐。看起來飽滿多汁的橘子,入口卻很酸,難怪都還留在樹上,沒有被行人順手採下解渴。
我回到旅館立刻上網谷歌一番,原來這種橘子的名稱可不少﹕塞維亞橘、苦橘、酸橙、果醬橘等等。正如西班牙的眾多摩爾人遺蹟,它也是經由源自北非的摩爾人傳入西班牙,而北非的橘子,古早前又是傳自中國。用來烹煮西班牙鮮美燜飯的白米,也經過同樣的迢迢長路,由中國、阿拉伯、進入伊比利亞半島。今天,苦橘不僅是塞維亞的美麗市景,也照亮了西班牙南部環繞地中海的許多城市,從瓦倫西亞到巴塞隆納,眾城的冬天因著一球球金黃而亮麗煥發。
西班牙人又將橘樹帶到美洲。加州的氣候和景觀原就類似地中海邊緣的西班牙,冬天裡處處可見到盈盈圓圓的橘子,從人家的木牆上露出笑臉。遠處是一樣童山濯濯的山巒,真讓人錯覺回到了塞維亞。
《晏子春秋》中說到「橘逾淮為枳」,認為淮南甘甜的橘子移種到淮北,就變成酸苦的枳。其實不然,橘和枳屬於不同品種。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的「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網頁,標明枳(酸橙)的英文名字正是Seville orange(塞維亞橘)。也有一種說法,塞維亞橘是中國橘和柚交配的品種。
西班牙不是只長苦橘,瓦倫西亞地區(Valencia)也生產甜橘,是橘汁的來源。甜橘不能當做行道樹,太可惜了,白白便宜了路人甲、路人乙,而是栽種在鐵絲網圈圍,一望無際的果園裡。
今天在美國超市買到的瓦倫西亞橘,卻是產自加州的瓦倫西亞。墨西哥人William Wolfskill於十九世紀中葉,在南加州將西班牙的瓦倫西亞甜橘加以改良,仍稱瓦倫西亞橘,之後他住的地方因為此種橘子大受歡迎而改名為瓦倫西亞。
《楚辭》對枳持抱負面看法,因為它全身有刺,如同薪柴,是懷才不遇的君子被迫棲身之處(見<九歎・愍命>與<九思・憫上>)。然而,屈原在讚美橘子的<九章・橘頌>裡,舉出橘的種種特點,有一項竟是「曾枝剡棘」,並不認為橘子重疊的柯枝長著銳利的棘刺有何不好。
其實,枳雖味苦,屈原讚美橘樹的所有優點,包括綠葉素榮、圓果摶兮、文章爛兮、精色內白等,枳也一樣有。何況,枳除了做果醬、園林勝景,也可提煉成香精製造香水或烹調用。中醫以枳為藥材,認為有寬腸胃之效,可化痰消積、去濕及幫助消化。
不論味道如何,塞維亞橘樹亮麗的身影,令我驚豔,迄今難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