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Distinctive Taste . Issue 113 Jan/Feb 2019

文/圖:蕭振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過名家的交響樂,你聽過《Symphony of the Seas》《海洋交響樂號》嗎?是的,她是2018年4月剛下水的一艘世界最大的郵輪名字,和交響樂沒有關係。但是,如果你體驗過這艘比最大的航空母艦還大,人數近萬的郵輪和她在茫茫大海上,在三千多米深的加勒比海,在泊岸的日子就會覺得此名不虛。

眼見為實

飛了一天,第二天坐車子到邁阿密郵輪碼頭。掠過一條條風采不同的郵輪和碼頭, 駛了好長一段路,懸望中忽然一座灰藍色的皇冠狀的航站大樓映入眼簾,後邊隱約露出白白的部分船體。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我行前做的功課不夠,只知道《海洋交響樂號》是目前郵輪的皇者,不知道還有專配的大樓,一丟丟驚嘆油然而生。車越駛近皇冠狀大樓,前後的車子越多,車速越慢,走走停停駛入大樓後面的車道停車,每輛車子都有工作人員接待,查對名字,收取行李 。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然後,步入大樓登自動扶梯上二樓,迎面是吊在半空金光閃閃三人高的巨型螺旋槳,十足的氣派和震撼令不少人圍著留影。

我突發奇想, 皇冠狀航站大樓和這螺旋槳難道不是「海洋交響樂」的開篇嗎?入安檢處循例安檢便走到一通道口拍護照和人臉照片記錄。 以為前面還有手續辦理,不覺已經走出大樓,撲面而來的是碩大的郵輪船體,方知登船手續比以往的郵輪簡化很多了。

我眼睛左右一掃沒看到郵輪頭尾徑直就盯住船艙口急急踏上吊橋走入郵輪。 跟隨人流到了百老匯大街。大街兩邊各種店鋪一間接一間五顏六色。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大街上的人五彩斑斕,各種服飾各種語言。一般郵輪旅客以年長者為主青少年兒童極少,這裏幾 乎是一半一半,甚至躺在嬰兒車裏的嬰兒和坐著輪椅的殘障人士都不少,大家都奔著「海洋交響樂」來了。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折到中央公園,真誤以為身在某個曲徑通幽郁郁蔥蔥的園林中。兩邊層層的陽臺房的住客大可一飽綠色健康眼福。當然,住百老匯大街兩邊層層的陽臺房的住客也可一飽眼福,紅男綠女摩肩接踵。這種設計既有風光特色又有親切的社區特點,是該郵輪亮點之一,自然都成了「海洋交響樂」的樂章。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聽說這裏的家庭套房尤其是皇家套房極盡豪華精致得無與倫比,什麽事告诉管家一個電話搞定。我錢包羞澀知道是樂章裏的調就好。 我住向海的陽臺房是看海看岸。門外插信處插著的信裏是我們的房卡。進門右邊是一兩平米的洗手間,旁邊是中間隔開一張 三人絨布沙發的兩個衣櫥,靠床的衣櫥有密碼箱。再過是大床和兩個床頭櫃,床外 邊是陽臺的玻璃門,陽臺有兩平米左右,擺放著兩張尼龍織的躺椅和墊腳,一個圓 形茶幾。大床對面墻壁掛著超薄的電視機,再過是其中一格放小冰箱的五斗櫃,書臺和椅子,近門處貼墻有一面全身鏡子。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二十幾平米的房間不大不小布置合理 用品乾净整潔讓人感覺舒適。我想這房間 也是「海洋交響樂」的一個音符。這樣的音符不僅在大處,小處都可見,比如衣櫥裏放的三四十個衣架,有的兩邊有夾子有的沒有,不提供電熨斗,只有電吹風,都很周到。

整理好衣物瀏覽一遍郵輪,更覺得「海洋交響樂」不同凡響,要一一品味。民以食為 天,《海洋交響樂號》精心安排的餐飲很受追捧,頂級的牛排館、名廚主理的意大利餐館、日本壽司、墨西哥餐、美式漢堡、 遊藝場酒吧(Playmakers)、可以升降幾 層樓高的酒吧、機器人調酒直至兒童的糖果灘(Suger Beach),從食客到大胃王從 老到幼誰不喜歡?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美中不足我發現少了老外稱譽的大排檔(Dai pai dang)和點心(Dim sum),估計考慮了只是制作方面的原因。開船的時候我特意站在船尾,船漸行漸遠,皇冠狀航站大樓漸漸模糊,「海洋交響樂」好像徐緩地展開了樂章。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晚飯時間到了,餐廳門口站著兩個工裝筆挺的接待人員,攔開三條通道,每條通道末端是登記臺各有西裝革履者服務。我有郵輪晚餐被安排和陌生人並臺的不自在 經驗,我發現在這裏沒有這種事情,多至十幾人少至一兩人都各有各的專用桌子, 各適其適。菜很豐富,烹調技術很高,服務細致入微,從入座到為你拿起餐巾寒暄或聊天到詳細介紹菜色專業裏面滿含人情。 用完一道菜,侍應生很快走到你旁邊小聲問可否收餐碟,同意就收走,接著利索地 整理未用的餐具,準備下一個菜,而另一位助理侍應生隨時準備為你添加酒水,就像他們一直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關照每一位客人。

身體力行

我在軟硬適中的床墊,乾净的被褥睡了第一個郵輪上的好覺醒來,隨手撩開陽臺門 簾,外面是碧波萬頃。郵輪航行了一晚還要繼續走一天一夜。 早餐在另一個餐廳。餐廳用餐比較安靜有序,遊客都注意儀表言行,後來去過的快餐廳遊客比較隨便偶爾也會碰到欠點禮貌的人,畢竟來自世界各地,一樣米百樣人。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餐後我上十五、十六層,這是昨天瀏覽中定下的。幾個泳池和水上樂園都是孩子們的喧鬧聲。籃球場上青年男女比拼身手。乒乓球室的好手正對陣鬥智。人工滑浪區一個穿橙紅帶花泳衣的女孩蹲在滑浪板上隨洶湧的浪濤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像彩蝶輕舞。四面都是觀眾圍觀,正面地方觀眾還有梯級座位坐,大家都好奇每分鐘泵出三萬加侖相當一個遊泳池水量的威力。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攀巖的地方有十幾層高,一邊攀巖人的滑稽模型和攀登的兩三遊客又讓我想起拿豎了的交響樂樂譜。遊泳怕人多,沖浪怕摔,攀巖怕傷膝,還想留著慢慢用,我溜索。溜索的人不止我一個年長。服務員要求身上除了衣服鞋子不能有任何東西,然後指導穿上安全帶戴上頭盔拿著掛繩走到溜索口, 另一個服務員再次檢查穩當,拿過掛繩掛上鋼纜上的滑輪,道聲「威弟(Ready),夠 (Go)!」瞬間我還沒明白怎麽成了「威弟」 ,什麽「夠」?哧溜一下就滑出去了。身下十幾層高,底下是大街,人頭湧湧,一個字, 爽!「威弟」,不是我嘩眾取寵,實在是郵輪 上的工作人員來自世界各地,有的英語倍溜有的口音很重,都增加了海洋交響樂的趣妙。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此外,郵輪上的健身房、美容按摩、 分年齡段的兒童遊樂場等都是不錯的地方,我都一一溜達。 晚飯後各種秀紅紅火火。我們去看水上秀。一池水隨故事情節可作十幾米高臺跳水倏忽也可作十幾人踏水舞臺,更有添加的新元素走鋼繩,類似竹排舞把竹子改為粗繩摔出更多水花等。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襯托的背景音樂和一流的音響叫人熱血沸騰。演出結束觀眾 和演員齊齊對站鼓掌。旁邊有人說,在賭城這樣的演出不收一百幾十才怪。我不置可否,心裏想著剛才的音樂也是「海洋交響樂」。

第三天到了洪都拉斯的羅丹島(Rotan)。 碼頭上車水馬龍,七八個黑人婦女穿紅帶 綠搖臂擺臀載歌載舞,是歡迎也是生計, 前面木棍撐著錢箱。島上的路僅容兩車, 不少是沒有分隔線的泥沙路。山腳的房子都很破舊,市政府也好不到哪裏,門前兩個掖著手槍的守衛靠著聊天。很多院子一片泥濘,車子和成堆斷磚碎瓦殘枝敗葉隨處擺放。我們的車子一路駛上山,中途停過兩個超市兩個海灘,停車場無一不是泥沙地,洗手間還算乾净。超市的東西不便宜,一個巴掌長一指寬的木雕原住民美刀25。咖啡和雪茄是這裏特產。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半山區有漂亮的房子,翻過山的海灘房子說五百萬一棟。環島一圈後回到碼頭用了三小時。「海洋交響樂」中,這是主題強烈,對比沖突的樂章。 下午郵輪開航了,小酣後我躺到陽臺躺椅寫東西,忽然覺得腳下三千多米深的加勒比海是一摞沈甸甸的五線譜,最上面一頁是浩瀚的海面,層疊綿延的波濤堆成了五線,大小形狀不同的浪花是各種音符,綿長 的 海天一線好像五線在遠處匯聚,沙沙的波濤聲裏低沉的長拍如交響樂敘事抒情的慢板,清越的如主調展開擴大。整艘《海洋交響樂號》和她船上種種設施、文化元素既是獨立的也都是遊動的音符,休止符是泊岸地方。一部超強、美妙的「海洋交響樂」,一場精彩、出色的交響樂演出!

冰上大秀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第一個在郵輪上搞溜冰場的是《海洋交響樂號》。冰上大秀是「海洋交響樂」亮點。我們沒有預定到票,但郵輪周全地預留臨時排隊的座位。可惜,我們在這條長蛇隊裏走了小半就被指揮的工作人員告知座位滿了。第二天晚上我們終於坐到了前面第三排中間位置。花樣滑冰,大家耳熟能詳,單人滑、雙人滑,冰上芭蕾、冰上雜技也看過。以獨創的故事情節集所有這些項目之大全,配以震撼心神的音樂,五光十色的燈光,更有演員的高超的滑冰技術和令人目眩魂搖的高科技運用,怎能不成為美輪美奐叫座叫好的演出?我愛返尋味,感恩節晚上我寧可放棄隆重的火雞大餐早早來到溜冰場門口排隊看另一部《1977》的演出。門前四五人比我們更早。盡管排得還算前,輪到入場時候前面的人變了十幾個,只有最後兩三排座位了。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演出開始。我的視覺聽覺忙得不亦樂乎。眼睛享受著演員滑動、跳躍、旋轉、服飾在燈光閃耀下擺動的韻味;雙人的拋跳、托舉、撚轉下,男演員手揮一個桶形圍以疏落金黃流蘇的道具罩落在女演員身上,眨眼間女演員身上的衣服變了顏色的神奇;時光隧道搬到冰場上忽而倫敦忽而印度的古怪。目不暇接是此時最好的表述。看!點點亮光以立體的不同的幾何形狀在溜冰場上空變幻,時黃時綠時紅,時長時方時園,光區組合下表現了抽象的時空環境和氣氛。這是幾十架無人飛機完成的。《天鵝湖》的《四小天鵝舞》膾炙人口,後來有男人搞笑地跳,四人用手跳,最令人噴飯的是豬八戒跳的小天鵝舞。這場冰上秀其中一段有四個北極熊的小天鵝舞。輕快活潑的樂曲裏,四個扮演北極熊的演員動作劃一,無論是雙腳跳起互擊幾下的擊腳跳或前腳跟推後腳尖的輕步前進以及各種身段都演得惟妙惟肖卻又風趣橫生。聽聰視明,聽覺整場也都在享受盛宴,演出結束還覺得余音繚繞,「海洋交響樂」一直伴隨。今夕何夕?海上冰秀。

瑪雅文化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第五天,郵輪來到墨西哥的科斯塔瑪雅(Costa Maya )。在碼頭接駁巴士駛行一個多小時到一個叢林地方。斑駁的金字塔身上黑褐色幹枯的苔蘚俏無聲息地顯示著幾千年的瑪雅高超的建築技術和農業培育技術。我們現在吃的玉米、西紅柿、南瓜、甘薯等就是他們培育的。導遊拿著一個圓圓的藍黑色柚子大的果實像拍皮球樣在地上拍,這果實就像皮球一樣地彈,我們都好奇地傳著拍。導遊說這是當年瑪雅人的玩具。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導遊在一堵瑪雅人的斷墻前讓我們閉目聽他吹奏。他先演示了一段鳥兒嚶嚶囀鳴,繼而幾聲狗吠,接著狼嚎然後虎嘯。逼真的聲音和編排再現了一段活生生的當年瑪雅人日常生活。閉目、聆聽、冥想,恍惚身置其中,恍惚「海洋交響樂」上升起一個充滿歷史滄桑的調子。吹奏一結束我一激動帶頭給導遊鼓掌,隨後團友們也都響起熱烈的掌聲。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奇琴伊察(ChichenItza)金字塔,我們第六天去了。在郵輪碼頭轉交通船迎風破浪走約四十分鐘,又再上巴士走約兩小時,一個個雄偉的瑪雅人建築物拔地而起。她們始建於一千多年前,占地達25平方公裡。這些建築不僅高大雄偉,而且雕有精美的裝飾紋。其中,著名的一個庫庫爾坎(Kukulkan)金字塔塔底呈正方形,周邊各寬55米多,高30米,塔身分9層,每層有91級寬闊的石階。四周臺階總和為364級,加上塔頂神廟共365級,代表一年的天數。其東面有一座宏偉的四層金字塔稱勇士廟,廟前和南面是一大片方形或圓形的石柱,名“千柱群”,它們曾支撐著巨大的宮殿……。奇琴伊察的種種奇跡在此一言難盡,謎般的建造和設計就像天方夜譚不可思議。幾千米深的大海和幾千年的歷史一起豐富了「海洋交響樂」的內涵。

凱旋而歸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在厚重的歷史裏穿越了兩天,第七天到了巴哈馬的拿騷(Nassau)。都說人到了拿騷不想走,確實也是漂亮,在陽臺眺望就是一幅畫。難怪導遊如數家珍一樣指點著棟棟豪宅說這是那個球星那個歌星的。我們從郵輪碼頭坐船約半小時到鹽洲島(Salt Cay)。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海灣裏幾乎水平如鏡,幾米深的水也見底,遊泳的、踏遊艇的、劃獨木舟的、戲水的 不亦樂乎。沙灘上的沙潔白細碎如粉,一張張沙灘椅連著看不到尾,一張張吊床在椰樹間晃蕩。另外一段,有浮潛區、有海豚快速推人區、有海豚與人零距離玩耍區、有人魚共舞區。島上還有兩輪電動車(機場警用)學習、行走。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參加者還獲送一本曾經做本島島主63年的人寫的書,《a family island》。每個遊客在這島上都自得其樂,可是不見得每個遊客會想到15世紀之前原駐本島的印第安人。我說過《海洋交響樂號》泊岸的地方是「海洋交響樂」樂譜的休止符,停頓有長有短,這些地方也是「海洋交響樂」的神聖殿堂。沒有音樂,生命沒有價值。沒有這些歷史沉澱的地方,《海洋交響樂號》也沒有了靈魂。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第八天一早已在邁阿密。行李昨晚十點前都放在自己房門口收取。五六千個遊客分時分區分片離船到航站大樓認領自己的行李,一切安排都整整有條,絲毫不亂。

美妙的《海洋交響樂》

車子駛出航站大樓時候,我依依不舍地目送《海洋交響樂號》一直到看不見。幸好,「海洋交響樂」依然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