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海馬老爸
離地30公尺大概是甚麼概念?如果你家的天花板高2.5公尺,那麼30公尺就相當於12層樓高。是的,這就是上星期二我參加的一頓晚宴的高度。
若是在建築物之內,12層樓的用餐環境真的沒有甚麼了不起。但是,倘若四面沒有牆壁,往上看就是藍天白雲;腳下甚至沒有地板,一群人圍坐在凌空高高吊起的餐桌前用餐,一不小心叉子掉落桌面,急墜的重力加速度就會變成恐怖的殺人凶器……那就真的有甚麼了。
這是世界知名的空中餐廳 Dinner in the Sky。購票入場後,服務生分派鹹食小點給等候的顧客。酒蟲作祟了,不妨在吧檯買杯小酒止渴。
服務生貼心地提醒你:用餐前記得先行使用洗手間,否則餐桌離地了,內急可是無解的……
用餐時間一到,眾人在導覽人員的安排下一一就座。還沒坐定,工作人員前來位顧客綁定安全帶:肩上肚腹縱橫各兩條,確定人在高空即便酒醉也不會摔下座椅。
一切就緒,眾人的驚呼中,餐桌緩緩升起,四周風景從視野高度逐步鑽入腳下。
那是甚麼感覺?像是坐在大怒神的座椅上,眾人一寸寸垂直昇天。約莫10公尺高,坐在吊高機駕駛座的老先生酷酷地向你揮手。半分鐘後餐桌停止升高,餐桌停在30公尺高空。
這時候眾人無聲,除了疾風陣陣,最清楚的感受便是撲通撲通的心跳聲。
當然還有溫哥華無邊的美景。大山大水從四周向你擠迫而來,你必須調整視線,定睛一一眺望,否則難以應付這源源不絕的360度美景。近景來自北溫的街道、海港碼頭,中景是松雞山綿延的山巒,遠方是溫哥華市摩天大樓群集的天際線,一路延伸,接上綠樹蓊鬱的史丹利公園,獅門橋的橋柱隱約其右。
此刻的心情,大概只有翱翔中的老鷹才能了解。整座餐桌椅因風微微晃動,一旁同行的女性友人全身僵硬,驚嚇值百分百。
的確,當你低頭下探,只見自己的雙腿與鞋子凌空,地面上的工作人員大小如同米粒般,一股冷流從脊椎直竄腦門,手心汗涔涔。
環狀餐桌中間有名主廚,餐桌兩頭各有兩位服務生伺候。待眾人驚魂稍定,熱門歌曲從透明天花板的揚聲器飄出,正式上菜了!
一樣身揹安全帶的女侍者一臉淡定,動作迅速地斟酒,上菜。除了出餐,炒熱氣氛,幫客人拍照大概是他們最主要的工作了。
餐桌緩緩自轉,光線和背景也隨之變換,顧客們此起彼落要求侍者幫忙拍照,每個人無不想把半空中最high或是最僵硬的表情攝下,以茲紀念。
餐點是標準的四道(four course)西餐。餐前小菜是搭配甜菜心、起司和萵苣的番茄沙拉,以及鮪魚韃靼,酸甜可口,頗為開胃。
我選的主菜是烤鮭魚排,魚肉豐厚多汁,火候控制得恰好,一掃先前對高空的廚房能否提供熱食的懷疑。
餐後甜點是莓果優格百匯(parfait),卑詩省的莓果正鮮甜,花瓣點綴甚為美觀,只可惜甜度仍然爆表,一貫西式甜點的口味。
整個用餐時間為一個小時整。大多數的人在主菜上桌前便已克服懸空的恐懼,開始與友人談笑,或是將座椅大幅向後仰躺,把懼高的恐懼仔細品嘗。為了鎮壓腳軟的恐懼,我連喝了兩杯白葡萄酒。手舉第三杯酒,透過玻璃酒杯把溫哥華景色一一仔細看過。
微醺中,拍了數張臉頰通紅的自拍照。全身的細胞大開,與自然合而為一的解脫感 —竟然有點捨不得吃完這頓晚餐。
這種感覺著實讓人上癮。一個鐘頭一到,在眾人的惋惜聲中餐桌緩緩下降。到達地面時,拍手聲響起,眾人鼓掌向餐桌內的主廚以及服務生致謝。
八月初,Dinner in the Sky將移師西溫哥華Ambleside Park,屆時陪伴食客的將是喬治亞海峽、獅門橋、史丹利公園,以及海天公路的北岸山脈。
光是想像這些景緻,就讓我有股再上一回高空的衝動…
無論如何,在12層樓的高空,身體哆嗦著,一手拿著酒杯,一手顫巍巍的手叉起食物,這是一輩子應該體驗一回的用餐經驗。
有關Dinner in the Sky Canada
Dinner in the Sky在 2006年於比利時布魯塞爾首次登場,此空中主題盛宴現時已遍及62個城市包括倫敦、巴塞隆納、杜拜、拉斯維加斯與巴黎等,福布斯雜誌更稱之為世界十大最奇特餐廳之一。
Dinner in the Sky Canada僅於溫哥華舉辦,2017年7月份活動連場爆滿。每個時段總共可招待22名饕客,饕客在高空100英呎安座備有安全設置的座位,隨意轉動或背靠後都能俯覽360度景觀。每日提供8至10場早午餐、午餐、晚餐及其他體驗,同時接受主題活動、婚禮、私人派對預定。場地設有高端接待處,提供餐前與餐後精選美酒、前菜和甜點,費用由每人加幣$149 至 $499不等。
海馬老爸
美食旅遊作家,現居溫哥華。移居加拿大之前為跨國企業的行銷公關高階主管,目前單身赴任、伴隨一雙青少年兒子,在北國扮演父親的角色,同時撰寫溫哥華的美食、旅遊以及人文觀察。著有《溫哥華深度之旅》一書,目前為《遠見雜誌》駐站部落客,《動腦雜誌》、《東森新聞雲》邀稿作家。歡迎在FB《海馬老爸的加拿大日記》與海馬大叔聊天。
Blog:myvanlife.com│FB網址:www.facebook.com/SeaHorseDad│電郵:seahorsedad@outlook.com
溫哥華食記 . 30公尺高的露天晚宴
文/圖:海馬老爸
離地30公尺大概是甚麼概念?如果你家的天花板高2.5公尺,那麼30公尺就相當於12層樓高。是的,這就是上星期二我參加的一頓晚宴的高度。
若是在建築物之內,12層樓的用餐環境真的沒有甚麼了不起。但是,倘若四面沒有牆壁,往上看就是藍天白雲;腳下甚至沒有地板,一群人圍坐在凌空高高吊起的餐桌前用餐,一不小心叉子掉落桌面,急墜的重力加速度就會變成恐怖的殺人凶器……那就真的有甚麼了。
這是世界知名的空中餐廳 Dinner in the Sky。購票入場後,服務生分派鹹食小點給等候的顧客。酒蟲作祟了,不妨在吧檯買杯小酒止渴。
服務生貼心地提醒你:用餐前記得先行使用洗手間,否則餐桌離地了,內急可是無解的……
用餐時間一到,眾人在導覽人員的安排下一一就座。還沒坐定,工作人員前來位顧客綁定安全帶:肩上肚腹縱橫各兩條,確定人在高空即便酒醉也不會摔下座椅。
一切就緒,眾人的驚呼中,餐桌緩緩升起,四周風景從視野高度逐步鑽入腳下。
那是甚麼感覺?像是坐在大怒神的座椅上,眾人一寸寸垂直昇天。約莫10公尺高,坐在吊高機駕駛座的老先生酷酷地向你揮手。半分鐘後餐桌停止升高,餐桌停在30公尺高空。
這時候眾人無聲,除了疾風陣陣,最清楚的感受便是撲通撲通的心跳聲。
當然還有溫哥華無邊的美景。大山大水從四周向你擠迫而來,你必須調整視線,定睛一一眺望,否則難以應付這源源不絕的360度美景。近景來自北溫的街道、海港碼頭,中景是松雞山綿延的山巒,遠方是溫哥華市摩天大樓群集的天際線,一路延伸,接上綠樹蓊鬱的史丹利公園,獅門橋的橋柱隱約其右。
此刻的心情,大概只有翱翔中的老鷹才能了解。整座餐桌椅因風微微晃動,一旁同行的女性友人全身僵硬,驚嚇值百分百。
的確,當你低頭下探,只見自己的雙腿與鞋子凌空,地面上的工作人員大小如同米粒般,一股冷流從脊椎直竄腦門,手心汗涔涔。
環狀餐桌中間有名主廚,餐桌兩頭各有兩位服務生伺候。待眾人驚魂稍定,熱門歌曲從透明天花板的揚聲器飄出,正式上菜了!
一樣身揹安全帶的女侍者一臉淡定,動作迅速地斟酒,上菜。除了出餐,炒熱氣氛,幫客人拍照大概是他們最主要的工作了。
餐桌緩緩自轉,光線和背景也隨之變換,顧客們此起彼落要求侍者幫忙拍照,每個人無不想把半空中最high或是最僵硬的表情攝下,以茲紀念。
餐點是標準的四道(four course)西餐。餐前小菜是搭配甜菜心、起司和萵苣的番茄沙拉,以及鮪魚韃靼,酸甜可口,頗為開胃。
我選的主菜是烤鮭魚排,魚肉豐厚多汁,火候控制得恰好,一掃先前對高空的廚房能否提供熱食的懷疑。
餐後甜點是莓果優格百匯(parfait),卑詩省的莓果正鮮甜,花瓣點綴甚為美觀,只可惜甜度仍然爆表,一貫西式甜點的口味。
整個用餐時間為一個小時整。大多數的人在主菜上桌前便已克服懸空的恐懼,開始與友人談笑,或是將座椅大幅向後仰躺,把懼高的恐懼仔細品嘗。為了鎮壓腳軟的恐懼,我連喝了兩杯白葡萄酒。手舉第三杯酒,透過玻璃酒杯把溫哥華景色一一仔細看過。
微醺中,拍了數張臉頰通紅的自拍照。全身的細胞大開,與自然合而為一的解脫感 —竟然有點捨不得吃完這頓晚餐。
這種感覺著實讓人上癮。一個鐘頭一到,在眾人的惋惜聲中餐桌緩緩下降。到達地面時,拍手聲響起,眾人鼓掌向餐桌內的主廚以及服務生致謝。
八月初,Dinner in the Sky將移師西溫哥華Ambleside Park,屆時陪伴食客的將是喬治亞海峽、獅門橋、史丹利公園,以及海天公路的北岸山脈。
光是想像這些景緻,就讓我有股再上一回高空的衝動…
無論如何,在12層樓的高空,身體哆嗦著,一手拿著酒杯,一手顫巍巍的手叉起食物,這是一輩子應該體驗一回的用餐經驗。
有關Dinner in the Sky Canada
Dinner in the Sky在 2006年於比利時布魯塞爾首次登場,此空中主題盛宴現時已遍及62個城市包括倫敦、巴塞隆納、杜拜、拉斯維加斯與巴黎等,福布斯雜誌更稱之為世界十大最奇特餐廳之一。
Dinner in the Sky Canada僅於溫哥華舉辦,2017年7月份活動連場爆滿。每個時段總共可招待22名饕客,饕客在高空100英呎安座備有安全設置的座位,隨意轉動或背靠後都能俯覽360度景觀。每日提供8至10場早午餐、午餐、晚餐及其他體驗,同時接受主題活動、婚禮、私人派對預定。場地設有高端接待處,提供餐前與餐後精選美酒、前菜和甜點,費用由每人加幣$149 至 $499不等。
海馬老爸
美食旅遊作家,現居溫哥華。移居加拿大之前為跨國企業的行銷公關高階主管,目前單身赴任、伴隨一雙青少年兒子,在北國扮演父親的角色,同時撰寫溫哥華的美食、旅遊以及人文觀察。著有《溫哥華深度之旅》一書,目前為《遠見雜誌》駐站部落客,《動腦雜誌》、《東森新聞雲》邀稿作家。歡迎在FB《海馬老爸的加拿大日記》與海馬大叔聊天。
Blog:myvanlife.com│FB網址:www.facebook.com/SeaHorseDad│電郵:seahorsedad@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