梘水的是非

文:茉莉

在2011年實施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梘水未被列入標準,當 局對此的補充說明中提到,因為梘水是 複配添加劑,成份較複雜,所以未列入可 使用的標準專案裏。

首先來瞭解一下什麼是“梘水”,《廣東新語》中是這樣記載的:“廣人以山蕉、 豆枝或黃花苺,燒而沃之,而熬其灰梘, 熬深則成沙,曰梘沙;熬淺則成水,曰梘 水,以梘沙為角黍,光瑩而香。以梘水浣衣,去油膩色轉鮮好。” 也就是說,以草木灰煮成水後過濾取得的梘水,是民間小食重要的添加劑和改 良劑,曾被廣泛運用到粽子、廣式月餅 上,在廣州地區稱之為“陳村梘水”,其 他地方也有稱之為“灰水”的。

梘水粽是廣東人最喜歡的粽子品種之 一,主料很簡單,就是糯米和梘水,梘水在這時能起到保鮮的作用,能在天氣炎熱的南方,令到粽子不至於很快地變酸, 梘水也有保水的作用,能令到煮過後的糯米保持濕潤,從而保持粽子柔韌的口感,另外梘水粽子有淡淡的清香味,所以備受喜歡,有時銷量可占到粽子總量的四成。

梘水還被運用到麵食中,廣東人吃面喜歡爽口彈牙的,除了用全鴨蛋不加水之外,梘水的使用也是特徵之一。為什麼廣東的麵食會呈現如此與眾不同的風味呢?據說這還跟清朝南下幹部阮元的家廚有關,說阮元喜歡吃麵食,不過廣州的水質偏中性與山西的不同,所以總覺得打制的麵條品質不盡人意。一次偶然的機會,打面的師傅接觸到廣東人用來製作粽子的梘水,將其加入到麵條的製作中,發現增加了麵條的筋度,因此就生產出以彈爽為主要特徵的梘水面,以竹篙打制的則是那聞名的竹升面。

梘水也是廣式月餅餅皮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劑,廣東人形容外省用油面皮製作的月餅可以“掟死狗”,即是說那餅硬得丟過去能將狗打死,這句調侃的話可以證明廣東人對廣式月餅的喜歡程度。

梘水一般運用在月餅皮裏,能起到的作用有很多:
一、是中和餅皮中轉化糖漿中的酸,防止月餅產生酸味而影響口味、口感;
二、控制回油的速度,調節餅皮軟硬度;
三、是使月餅餅皮鹼性增大,有利於月餅著色,鹼性越高,月餅皮越易著色;
四、是梘水與酸進行中和反應產生一 定的二氧化碳氣體,促進了月餅的適度膨脹,使月餅餅皮口感更加疏鬆又不變形。

所以顏色深紅光亮,口感鬆軟的廣式月餅一直廣受歡迎,梘水也有一份功勞。

民間製作梘水一般是採用芭蕉根、黃豆 梗、禾稈、鴨腳木、蘇木、山茶殼、艾篙 等,所謂各有各法,有的還標榜獨門配方。而客家人也喜歡採用藥材牡荊,俗語稱為“布驚”,將枝葉曬至七八成幹,燒成灰煮水再過濾,再加上大米漿或糯米製作成糕點,這就是他們認為極有食療價值的“灰水粄”。

在廣東平遠還有一種特別的食品叫黃粄,是選用禾米再加上灰水製作的,這裏的灰水所選的植物比較複雜,有黃粄樹、粄子藤、雞油樹等,再以藥材黃桅子來增色,經過複雜的手工工序,製作出韌香黃燦燦船底形的糕點,後期加工可甜可鹹,或清蒸、三絲炒、雞湯煮,是一款非常特別的糕點,充滿了米香和天然的植物香氣。

梘水的共性是PH值呈鹼性,主要物質的成份是碳酸鉀,早先也有廚師用來醃制牛肉,用於改善肉質的纖維,後來因為提煉梘水費時費力,而且品質也不穩定,有時還有雜質。

後來製作出了純鹼,主要成份是碳酸鈉,以之代替植物梘水,可達到大部分的效果,只不過如果量掌握不好, 氣味會使人不喜,故此總是有些人念念不忘傳統的梘水味,甚至認定如今麵條品質口感大不如前,也與使用堿水而非自製的梘水有關。

這兩年的月餅成份說明表中,已經不見梘水或堿水的字樣,取而代之的是碳酸鈉或碳酸鉀,用梘水或堿水來醃制肉類的少了,因為廚師們已經找到了其他的代替品。從自行配製的梘水到標準化的堿水,似乎在安全隱患方面加強了,卻使到一些有特色的民間食品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